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HR社区 > 业绩考核 > 业绩考核目的是激励还是挫伤员工积极性?
业绩考核目的是激励还是挫伤员工积极性?
作者: 时间:2011/12/1 阅读:1302次

一般到了年底,各个企事业单位都会进行年度总结、业绩考核,并据此发放年终奖金,其本意无非是为了奖勤罚懒、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,年终奖金一发放,便民怨四起,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得到了公正评价,纷纷向领导讨公道、权说法,部门长、领导则忙于解释、安抚下属,业绩考核不仅没有激励作用,反而挫伤了员工作积极性,真可谓“花钱招灾”了,我相信很多企业都有这种情况发生,究其原因,还是业绩考核方法上出现了问题。

一是企业本身业绩考核制度不健全或有缺陷。企业相关的业绩考核制度不完善的话,根本就不可能有公正的评价产生,哪怕是每一个考评人都能够做到百分百的公正。比方说年初根本就没有给每一个设定工作目标,或者是单位的总目标没有完全、有效地分解到每一个部门、每一个人身上,那到了年末凭什么参照进行考评;还有就是期初虽然设定了目标,但期间并没有进行有效地跟踪、管理,在公司或部门总体方针、目标发生变化时,并没有进行有效地调整,这样到了年末时,当初的目标也就成为废纸了;还有就是考核制度本身就不公平,没有很好照顾到部门、岗位的差异,太过于笼统,这样执行起来就非常困难,如果企业每一位员工都按营业的目标进行考核,那还不乱了套呀!

[ 转自铁血社区 http://bbs.tiexue.net/ ]

二是业绩考核制度不稳定,年年都有大变动,让人无所适从。企业管理层发现现行的业绩评价制度存在缺陷,进行修改、完善是完全有必要的,但这种修改应该争取一次性完成,不要像微软的视窗一样,不停地打“补丁”,改来改去,把人弄糊涂,谁也不知道哪一套是正确的考核、评价方法,甚至会发生误评。比方说,某企业的评价等级划分为A~E五级,但每年的5个等级的划分标准并不一定完全相同,也许去年绝大部分人的等级为C,即中等、通常的评价,但有可能今年就变成了B,C的话就有可能降工资了;有的企业对考评各等级的比例还有特别规定,最典型的要求就是呈正态分布,但是比例是确年年变,有些员工想想今年可以得A了,谁知比例限制,只能得B。还有的企业变更考核制度并不是在期初目标设定时,而是在年末考核开始的时候,这更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,好像企业故事在给员工设局,有欺骗的意味了。

三、业绩考评的方法设计的要合理,便于操作。通常很多的企业为了追求考评制度的完善,最大限度地做到公正、公平,都力求将考核结果数字化,而且包罗各式各样复杂的因素,诸如考评的项目分为部门目标、个人能力、个人目标,每一项又有单独分值、难度系数、最终完成度,还有各种加分因素等等,量化的形式是达到了,但没有一种切实有效的量化方法,这些所谓量化的数字还是考评人才用“拍脑袋”的方法拍出来的,这人脑计算的结果当然是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,公平、公正就难以达到了,最终也失去了量化的作用。反正到现在为止,我还没有看见一个方便操作的业绩考评的方法,这也许意味着所谓业绩考评,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正、公平吧。

四是业绩考评存在暗箱操作,不透明。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,制度订的很公平、公正,但执行人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去操作的话,所得到的结果就不可能公正、公平了,常见的就有领导凭印象打分,或打照顾分等;还有就是评价的结果没有和当事人进行沟通,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惩罚或奖励而已,更重要地的要帮助下属工作能力的提高,所以要让下属明白上司给他打分的理由,以及上司对自己的未来期望,这样才能发挥业绩考核的最大作用,而很多的企业员工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的考评,理由更是不得而知了,这样有无考评也就是一回事了;还有一种就是上级领导随意修改下级领导对员工的评价,除非有重大误差,一般不宜修改下级的评定,就算是要修改,也应该与下属进行沟通,通常对下属的考评是直接上司的权利,如果将这一点剥夺了,直接上司就没有办法领导其下属工作了。其实评定前、评定后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,只要沟通的好,很多的矛盾就可以事先消灭了,才不会等到奖金一放发,许多人请假的请假、辞职的辞职这样尴尬的局面出现。

来源:网络
热门推荐